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: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,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
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,银保远企于创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“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,监会金融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”论坛上表示,副主发现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。席肖新市需求 肖远企指出,主动造新新市民是民金个很大的群体,涉及行业广、融需归属管理部门多、求善信息分散。市民金融机构要深入新市民所处的银保远企于创行业、企业和人群,监会金融真正走进社区、副主发现走进城中村、席肖新市需求走进这一群体,主动造新开展调查研究,民金了解他们在就业、创业、住房、医疗、教育和养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和诉求。加强与政府部门、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交流,争取政策支持。 肖远企强调,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。“一些新市民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多,甚至比较陌生。金融部门要多加宣传,增加供给,丰富品种,提供多样化选择。通过供给创造需求,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。同时,增加金融供给也能发挥“良币驱逐劣币”效应,使不规范甚至具有欺骗性质的“伪金融产品”越来越少,直至退出市场。”他说。 肖远企还表示,要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。新市民金融需求呈现很大差异。城市创业人员、新就业白领和快递服务、建筑工人、家政安保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,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很不一样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、细分市场,提升服务精准性。新市民流动性强,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、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,确保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、均等性和互认性。同时还要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。 “例如,针对创业人员的担保贷款、针对快递和建筑工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保险产品等。这些都需要有足够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。”他说。 以下为演讲实录: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肖远企 (2022年11月22日) 尊敬的各位领导,各位来宾,大家好。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,主题是: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,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。感谢北京市政协林抚生副主席参加本场论坛并致辞,欢迎各位嘉宾参会,期待分享大家精彩发言和观点。 党的二十大强调,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。目前,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、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,成为新市民。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,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的重要举措。下面我就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谈两点看法,供大家参考。 第一,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,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2年3月《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》印发后,各地细化了具体落地措施,金融机构积极推出专属产品,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。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,新市民群体的广泛性、差异性决定了金融服务需要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,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、便利性和精准性,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。新市民是个很大的群体,涉及行业广、归属管理部门多、信息分散。金融机构要深入新市民所处的行业、企业和人群,真正走进社区、走进城中村、走进这一群体,开展调查研究,了解他们在就业、创业、住房、医疗、教育和养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和诉求。加强与政府部门、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交流,争取政策支持。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。一些新市民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多,甚至比较陌生。金融部门要多加宣传,增加供给,丰富品种,提供多样化选择。通过供给创造需求,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。同时,增加金融供给也能发挥“良币驱逐劣币”效应,使不规范甚至具有欺骗性质的“伪金融产品”越来越少,直至退出市场。要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。新市民金融需求呈现很大差异。城市创业人员、新就业白领和快递服务、建筑工人、家政安保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,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很不一样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、细分市场,提升服务精准性。新市民流动性强,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、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,确保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、均等性和互认性。同时还要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。例如,针对创业人员的担保贷款、针对快递和建筑工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保险产品等。这些都需要有足够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。 第二,熨平周期波动影响,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 新市民三分之二以上是灵活就业人员,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、所从事工作性质、甚至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,可能存在更大波动和弹性。例如,在经济上行时,就业容易,收入也较多;经济下行时,就业困难,收入会下降。又如,在北方建筑行业冬天有很长时间不能施工,建筑工人就可能暂时性不能就业,收入会下降,甚至暂时没有新的收入。 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,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。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,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。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、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,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。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,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。因此,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,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,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。另外,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,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,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。 我就讲这些,谢谢大家!祝本次论坛圆满召开。 附件信息: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露营获政策力挺 全产业链享红利
- 信用债供需两弱趋势显现,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回落至29.9万亿元
- 上海发布稳经济十大行动 将着力阶段性助企纾困
- 融信中国4.13亿美元债再违约,年内超百亿债务压顶
- 快手对广告大盘保持观望,开放淘宝京东外链对GMV贡献有限
- A股明天怎么走?机构最新研判来了
- 国企,改革向未来!
- 春节期间,这几个楼市先行指标明显提升,什么信号?
- 韩国女记者直播世界杯遭球迷强搂,微笑继续主持
- 杜海涛代言被起诉,有新进展
- 日媒称日本考虑放宽对韩国出口限制
- 返乡置业潮来了!河南县城售楼处爆单,房企人士:二十年没见过
- 上实城市开发11月21日斥资约88.4万港元回购160万股
- 平安首经钟正生团队:春节期间海外市场热点解读
- 今世缘酒业召开工作大会:顾祥悦强调誓夺首季开门红,誓拼营收百亿
- 日媒:日本将在全国高速公路加建充电站
- NASA :到2030年,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
- 金科股份被强制执行2.3亿 累计被执行超38亿
- 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 其中高铁2500公里
- 企业家心声|新希望张明贵:努力当好成都本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、营商环境的宣传者
- 搜索
-